聯合國70年和中國參與[1]—張毅

      發布時間: 2015-11-05

      字號:

      中國聯合國研究聯席會議副秘書長 張毅

       

      70年前,聯合國正式宣告成立,是國際關系史上堪比《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不僅奠定了當代國際秩序的基本格局,更標志著人類社會從無序的叢林法則時代走進相對有序的全球治理時代,影響重要而深遠。

      聯合國建立在二戰的廢墟上,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成果,是人類在短短20年內歷經兩次世界大戰、付出千萬人生命慘重代價后的痛定思痛,“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做出的精心規劃。為達成這一目標,《聯合國憲章》進行了頂層設計,確立了大小國家平等、和睦共處、不干涉內政、和平解決爭端等指導當代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設計了大國一致和集體安全等確保機制,被廣為接受。事實證明,只要這些原則得到貫徹,這些機制得到實踐,就能維護世界安全與和平。反之,安全與和平就會受到威脅。

      70年來,聯合國在維護和平與安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保護人權等三大領域齊頭并進,取得了不少成績。沒有發生新的世界大戰,人類得以享受70年的總體和平。聯合國介入并調解沖突和爭端,創造了維和行動,推動了軍控和裁軍進程。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聯合國將80%的資源投入發展領域,先后制訂了四個發展十年規劃、千年發展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在發展中國家開展了持續的、數以萬計的發展援助項目。在人權方面,聯合國通過和制訂了80多個人權宣言和條約、公約,普及和推廣了人權概念。此外,聯合國還致力于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和構建國際法律體系,并歷史性地完成了非殖民化進程。

      經過70年的發展,聯合國會員國從創建時的51個增加到現在的193個,聯合國系統也擴展為一個多達34個專門或相關機構的大家庭,形成了一個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主義體系。今天,聯合國是最具代表性、廣泛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扮演著國際合法性裁定者、先進理念傳播者、國際公共產品提供者、國際政治晴雨表等角色。同時,聯合國還承擔著國際談判、國際規則制訂、國際合作、多邊外交的平臺等多項職能。這也造就了聯合國的文山會海!

      當然,聯合國始終毀譽皆有。一方面,聯合國獲得了許多贊揚和榮譽,聯合國機構及相關人員11次獲頒諾貝爾獎。另一方面,聯合國又常常因其僵硬的決策機制、無法取得共識、資源不足和授權有限等令人失望,備受批評。對此,聯合國第二位秘書長哈馬舍爾德表示“聯合國不能將人類帶入天堂,但可以避免墜入地獄”。

      中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四大發起國之一,是聯合國創建者之一,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還參與了聯合國大廈的設計。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后,中國參與聯合國事務由點到線再到面,逐步擴大和深入,不僅在聯合國提出了“三個世界”等理論,還接受聯合國的發展援助,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利用聯合國舞臺開拓外交,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建設者和踐行者。目前,中國全面參與聯合國各個機構的工作,是聯合國會費第六大繳納國,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時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向聯合國贈送“和平尊”,宣布設立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和首期20億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還宣布中國將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和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開啟了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新篇章。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持續的發展,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將形成“聯合國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離不開聯合國”的全新格局。一方面,聯合國和多邊主義需要中國的全方位參與和支持,以建設一個強大的聯合國;另一方面,中國將以聯合國為平臺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為建設更美好的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1] 此文已發表在人民網上,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1105/c1002-27781931.html

      本文下載:聯合國70年和中國參與—張毅.pdf

      返回列表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