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中國國際公務員能力建設項目學員之聲

      發布時間: 2022-07-29

      字號:

      謝海玉  慕尼黑工業大學

            我是謝海玉,慕尼黑工業大學博士候選人,同時也是第11期中國國際公務員能力建設項目的學員。六天的能力建設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我想通過此文反饋我的感受、收獲,同時表達我對主辦方和承辦方的感謝。
            當我和我的博士導師介紹這個項目時,她說“sounds like a good program to apply for”,同課題組的國際學生聽到這個項目是免費的,和我開玩笑說“you should take this opportunity ”。許多歐洲的學校在春季和夏季經常組織 spring school 和 summer school 對學生進行知識、理論或者其他專業技能的教學和培訓,但大多數都會收取一些費用。因此,很感謝這個項目是免費的,讓我們學員免費地獲取了很有價值的知識和信息。 
            授課老師們講授了全球治理、軍控與裁軍、人權、維和、世貿組織改革、翻譯、環境等問題,讓我對聯合國事務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他們具有豐富的多邊外交實踐經驗,授課嚴謹、豐富、有邏輯,對國際事件、時事熱點的分析游刃有余、駕輕就熟,功底深厚。課程內容詳實,事例多、細節描述多,生動鮮活地展示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實踐及發展,凸顯了中國的外交智慧。這些課程都在不同程度上開闊了我的視野,也吸引我向這些優秀的人學習。
            這次培訓六天課程、12位主講人的分享,對我的影響或引發我的思考,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拓展了我的認知和視野
            在培訓過程中,我多次感受到我的認知邊界在被拉伸,就是那種 broaden the horizons 視野的擴展。一方面,主講老師們提供了一種從不同的角度、維度或層次看待問題的視角,讓人有一種“哇,原來是這樣”、“哇,原來可以這樣看待這件事”,經常讓我醍醐灌頂。另一方面,主講老師們經歷都很豐富,可謂身經百戰,而且在專業領域有所建樹,都是“大寫的優秀”,讓我看到他們的人生是如何實現自我價值,以及如何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結合起來。見賢思齊,我也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老師們帶給了我榜樣的力量。
            二、培養“社交網絡和資源網絡”的意識
            主講老師們大多都在多邊領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歷和經驗,同時他們擁有豐富的人脈和社會資源(network resources such as social network),這引發我思考,如何培養我自己的資源庫并價值最大化?如何建立我自己(在專業領域)的社交圈子?在我的社交圈子中,我該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social relationship)?作為一個求學階段的學生,我對職場和職業發展雖有想法,但經驗不足,考慮也欠缺。這次培訓讓我對職業發展和規劃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在這里我想說的是一種精神。從好幾位主講老師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精神,“把自己給出去”的精神。我從吳孟超老先生那里聽到這個詞“把自己給出去”,然后我從我們主講老師們的身上看到了這種精神,對自己職業和信仰的赤誠與熱愛,具有使命感且具有奉獻精神,為維護國家利益全力以赴。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帶著勇氣、力量和赤誠,堅定地前行,實踐自己的使命和熱愛。
            以上是我在此次培訓中的真實感受和想法而非溢美之詞。這兩天整理了培訓時做的筆記,大約有1.6萬字,其中涉及到的書籍、網站信息、文件、應試技巧等內容則需要較長的時間進一步整理和消化。老師在閉幕式上叮囑大家 “不忘來時路,方知向何行”,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會走多遠,也不知道自己最終能否在國際組織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我想,在前行的道路上,我會一直記得第11期中國國際公務員能力建設項目帶給我的思考和啟發。
             最后,再次對此次培訓的主辦方、承辦方,還有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貿易談判學院的老師們和志愿者們表示感謝!

      返回列表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